差評8週年,這B班是越上越刺激了

大家好,我是差評君。

掐指一算,今年已經是差評第八個年頭了,到了這個時候,我們也有自信拍拍胸脯,稱自己是個自媒體老玩家了。

這八年來,內容行業是風雲際會,我們看著大家對內容形態的注意力,逐漸從長圖文,轉到長視頻,再到短視頻和小紅書。這樣迅速的變化,在很多行業裡都是鮮見的,一不小心,浪頭就會把從業者拍死在沙灘上。

所以啊,我們也一直在試著適應這樣焦灼但有趣的流動( 對,我們在每個平臺上都有號 )。

我們讓差評君在各大平臺紮根,嘗試差評風格在其他載體上的表達,也讓咱們的硬件小分隊成立了差評硬件部,試著去開拓一些新玩法

而在這裡,隨著各色內容平臺的誕生,長圖文已經成了個老古董。但在短內容佔領了大家越來越多時間的當下,又顯得尤為珍貴——

它有著更高的信息獲取效率,是重要事件、節點裡難以被替代的傳播媒介與分析途徑,也有文字與圖片構成的更大想象空間

所以在當下,我們覺得長圖文應該沉下去,到更深刻的地方去。

你或許看過其中的一些:

《 今天,B站決定取消播放量顯示。》

《 特稿丨拼多多正在失控 》

《 滴滴下架18個月,回來發現沒一個能打的。》

《 比亞迪這次,很可能沒問題。》

它們是我們試著走進行業,以及科技最前沿時,做出的一些努力。

同時,我們也在試著拉高自己洞察社會的視角,創作了

《 算法正在謀殺新聞,十億中國網友卻為此狂歡。》

《 400萬播放量,救不了東北偶像 》

《 對不起了知乎,這次我也想噴噴匿名用戶們。》

《 有多少中國人,正假冒俄羅斯人直播帶貨?》

《 賭石直播:一場百人當託,萬人在線的大型騙局 》

《 卷不動的網約車司機們,準備逃離。》

等等。

在這些文章裡,我們試著展開某些被摺疊的角落

為了讓作者們能夠更深入自己關注的領域,創作出更多這樣的文章,我們也是組建了四個不同的小組:科技產經組、互聯網遊戲組、汽車組以及數碼組

雖然錢鍾書說過:“ 假如你吃了個雞蛋,覺得好吃就行了,何必要看生蛋的雞是什麼模樣?”

但我還是想拉上各位主編們,和大家聊聊他們對於自己這個領域的一些淺見,以及在內容創作上的一些新想法。

大家好,這裡是差評的科技產經組,我是小組長江江。

這小半年來,相信不少差友們也和我一樣,有種能親眼見證科技改變世界的興奮。。。

特別是 AI,都快把人炸裂麻了。

雖然各種大模型 “ 群模亂舞 ”,各路廠商幾乎都在談大模型的落地,都在推出行業大模型,現場的採購團也是多得數不過來,各行各業對 AI 有著強烈的需求。

但,在談及現在的大模型到底有啥看得見摸得著的應用時,大家能拿得出手的其實寥寥無幾。

包括很多網友也都有困惑,新的工業革命是 “ 如來 ”,還是真的來了?

不過我還是覺得,請大家有點耐心,改變大概的確已經來了。畢竟很多技術是需要播種期,才會有所收穫的。

播種期當然可能很長,像是瓦特改良蒸汽機大概 100 年後,蒸汽時代才到達頂峰;發電機在發明 40 年之後,才給生產力帶來真正的提升。

同樣播種期也可能很短,凱文·凱利在《 5000 天后的世界 》裡就提到,iPhone 問世至今大約 5000 多天,而如今咱們的生活早就被移動互聯網重構了。

總之,無論 AI 大模型是人類科技史上的一段彎路,還是技術奇點的開始,作為科技媒體的差評,肯定還是會翻著跟頭到那巨浪之上,帶大家搶先一步瞅到未來的模樣。

在未來,差評科技產經組也會更加聚焦大模型的落地應用,和大家一起目睹 AI 重構世界的第一線。

與此同時,供應鏈遷移、產業升級等等話題,也被時代的大浪推到了前頭,小時候課本里寫的 “ 全球化趨勢勢不可擋 ”,也變成了臺積電創始人張忠謀所說的那樣:“ 全球化已死,自由貿易岌岌可危。”

在芯片斷供、技術封鎖還有其他等地緣政治的大背景下,一方面蘋果等企業將供應鏈分散到海外,實行中國 +1 戰略,但另一方面諸如長江存儲、龍芯等國產替代也迅速崛起。

一場產業升級和全球供應鏈重組好戲,正在拉開帷幕。而這場變革,可能和你我都息息相關。

另外,被在被稱為地獄難度的中國市場裡,也演化出了不少中國獨有的商業模式,無論是小米、OV 等手機品牌,還是 Shein、Temu 等電商,它們正帶著中國模式瘋狂出海。

中國模式,似乎正在席捲全球,我們也會時刻關注那些優秀的出海企業,講好它們的出海故事的。

所以,最後總結一下,無論是熱騰騰的科技公司新聞、易懂的前沿科技科普,還是有趣的產業分析,每天晚上記得等推文,差評的科技產經組都會持續保持狀態,把鍵盤敲出火星子的。

2023 年的互聯網給我最大的觀感就是無聊。

或者也可以用一個詞來形容:我們正在進入一個 “ 大重複時代 ”。

遊戲是這樣的,技術和創意已經在可行的基礎上被發揮到極致,在存量市場,很少廠商能推出讓玩家真正在玩法層面激動起來的遊戲,不敢嘗試新 IP,只能先炒冷飯苟住。

影視也是一樣,看看 2023 年的全球票房榜單,主流院線依然充斥著熟悉的面孔,如果你看了今年網飛的《黑鏡》,就會發現流媒體也是一樣,每部劇和綜藝的敘事節奏和風格都差不多。

社交媒體也瀰漫著這種氣質。

在不同 app,文字和腳本演化出幾種既定模式,像是流水線生產出來的產品,迅速鋪開,然後迅速過期。

一個電影解說給主人公起名大壯,所有解說視頻都出現大壯;一個專業廚師去探店,一百個廚師也揭竿而起;你挑戰在美國說中文,我挑戰在南京說粵語。

2023 年,雞你太美依然是梗王,豬豬俠是最火的表情包。

雖然互聯網的同質化是必然的,但這並不意味著沒人想自我表達了。也不代表這世界上真正的藝術家滅絕了,更不能說明這個時代的年輕人變得無聊了。

我們之所以感到無聊,只是因為我們開始習慣於被算法和流量帶到一個食堂,被提供他們認為有價值的蛋白質奶昔,日復一日填飽肚子。

所以接下來,我們想給大家帶來更多真正的美食,開車兩個半小時才能找到的衚衕裡的髒攤。

為大家呈現更多藏在互聯網角落裡,野生、真實,去除了腳本和濾鏡的故事,以及那些有力量有想法的年輕人,讓更多人聽聽他們的聲音。

當然,我們也挺希望知道你們真正在想看什麼、想做什麼,想說什麼,歡迎和我們隨時聊聊。

大家好,這裡是差評旗下的汽車欄目,自主推進,我是脖子右擰。

為什麼差評要做汽車欄目?

1901 年,慈禧大壽,袁世凱送了她中國封建社會的第一輛汽車。

1983年,美國汽車公司(AMC)與北京汽車製造廠(北汽前身)成立北京吉普汽車有限公司,這是中國第一家合資汽車企業。

1992年,錢學森給總理寫信應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,這是中國第一次提出汽車行業彎道超車理論。

2019年,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建設,這是中國生產的第一輛非自主品牌電動汽車。

2022 年,比亞迪的新能源汽車銷量 186.35 萬輛,超越特斯拉,成為了全球新能源汽車的銷冠 —— 這是中國自主品牌汽車的第一次勝利。

五個第一,走過兩代人的時間,現如今是 BBA 與中國自主品牌的較量,是舊時代與新勢力的交鋒。

車,從代步工具到家庭成員,許多人認為汽車行業就像當年群雄討伐諾基亞的時代。

我覺得不止,除去汽車本身,汽車行業帶來的產業鏈影響要遠大於智能手機時代。

它與智能手機時代一樣共乘互聯網的進化浪潮,但汽車行業關乎高新技術,芯片、AI,關乎傳統礦業,鋰礦和稀土,關乎鋼鐵重工業,一體式壓鑄。從 121 年前開始,汽車工業就是國家命脈。

自主推進希望用智能手機的命名規則,從技術和行業兩個緯度,讓所有的讀者都成為汽車變革時代的深度參與者。

自主推進會給大家帶來什麼?

汽車技術會井噴式的出現,自動駕駛,固態電池,分佈式驅動…,車輛的每一個子系統都在發生變化。我們希望通過自主推進,把新技術分解拆開,告訴大家分佈式驅動,輪轂電機的原理是什麼,BEV,NPN 又是什麼,用差評的口吻解讀科技的本質。

同樣我們也會帶來更專業行業分析,理想汽車如何做到月銷四萬?新勢力裡誰會先倒下?通過財報、專業人士的看法、甚至 CEO 的採訪,我們可以見微知著,看到每一款車對車企的影響,以及每一個車企對行業的影響。

目前,我們也在籌劃自主推進的視頻欄目。除了我們擅長的行業分析與技術解讀,還會加入探索類的內容,比如工廠和高校實驗室探訪、業內專家的拜訪等,一起見證中國汽車工業發展最快的時代。

敬請關注差評汽車欄目自主推進,期待我們下次的面對面。

2019 年,英特爾止步於 14nm+++、性能幾乎毫無寸進的時候,專家說摩爾定律失效了。

2021 年,嚴重漏電的 5nm 芯片功耗比 7nm 芯片還高時,專家說 7nm 將會是很長一段時間的主流工藝。

然而兩年過去了,臺積電、三星、英特爾紛紛拿出了自家可用的 3nm 方案,還有已經進入路線圖和時間表的 20A、16A。。。即使門極間距的計算方法已經失效,但晶體管的密度依舊在微觀世界中穩步增加。

硬件的世界,還遠沒有到頭。

八年前,恐怕沒有人敢想象手機芯片的畫面表現堪比 GTX 1050,一臺掌機裡的低功耗芯片,畫質能夠超越 GTX 1650。

“ 3000 爽玩遊戲 ” 的概念,以一種不再需要臺式電腦或者遊戲主機的方式,回到了普通消費者的牌桌上。

八年前,恐怕也沒有人能想到 Vision Pro 這樣栩栩如生的混合現實產品能夠面世,而支撐著 Vision Pro 的,正是性能強勁 5nm 芯片 M2,與協處理器 R2。

為了更好的服務大家,差評成立了單獨的硬件部。

而這些,還僅僅是工藝進步帶來的最直觀的改變,由此引發的蝴蝶效應每天都在改寫著世界的行程:

GPT 並不是一個新的概念,但是直到如今,才有了支撐生成式 AI 大規模部署的算力基礎;5G、6G 的電耗,也需要更新工藝的芯片來改善。

現在有多少小夥伴,已經不知不覺習慣上玩雲原神了?

那些 “ 被淘汰的 ” 工藝們,也有著讓人意想不到的價值:

固態硬盤的容量越來越大,成本越來越低;有廠家開始嘗試用光刻機把散熱風扇 “ 刻 ” 出來,成為未來筆記本電腦進一步做輕做薄、性能做強的大前提;幾顆芯片可以用 “ 膠水 ” 拼在一起、疊在一起,發揮出數倍於原本的性能。

身處行業當中,差評硬件部的我們今年的每一天都彷彿在過年:摺疊屏、Win 掌機、200 元 1TB 的固態、800 元的 4K 顯示器。。。

同時,每一天也彷彿都在見證歷史:魅族復活、英特爾徹底捨棄 32 位指令集、7nm 工藝的國產遊戲顯卡、五天時間 Threads 吊打 Twitter、全行業輔助 AI 的爆發。。。

摩爾定律沒有死,技術的發展依舊迅速,也許下一個殺手級應用明天就會發布。

八年的時間說短不短、說長不長,我是差評硬件部的米羅,我和數碼硬件組的大家願意在下一個八年裡,繼續陪伴各位的每一天。

PS.很久沒看到火鍋了吧?給你們安排點火鍋靚照,放到最後去了,不用謝。

火鍋靚照在這

最後的最後呢,還想說兩句。

前兩天打開後臺的粉絲數據,看到 26-35 歲這個區間的差友增加了不少,而18-25歲這個區間的差友也沒見少。其實這讓我們挺開心的 ——

這八年來,很多差友陪著我們一塊成長,也得到了很多年輕的朋友們的認可。很幸運,我們寫的文章能夠給大家一些簡單的陪伴和思考,也是因為有你們的支持,我們才有機會變得更好。

世界的變化往往猝不及防,且會 360° 全方位地擠壓我們每個人的生活。希望在未來,我們能夠用更專業、更有趣的文章,繼續和大家一起,展望這個時代的流向。

PS. 今天文章標題的典故,來自我們的工作群群名。

遊戲

僕人有可能“洗白”入池麼?善惡立場模糊,玩家熱議不斷

2023-7-17 10:54:34

遊戲

盤點五款最佳日漫改編手遊(下)

2023-7-17 10:54:56

搜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