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官罷職回鄉,因湊不夠路費無奈賣女,朱元璋得知怒道:處以宮刑

朱元璋,即明太祖,出身農民家庭,對貪官汙吏深惡痛絕,對忠臣和清官則非常寬仁厚道。然而,在明朝洪武年間,有一位忠良的清官,在被朱元璋罷官之後,連回老家的盤纏都拿不出來。朱元璋得知此事後,非但沒有褒獎這位清官,反而怒不可遏地下令處以腐刑。此人名為曾秉正,早年曾多次上書朱元璋,備受嘉許,最終因忤旨而罷官。曾秉正是一個出身書香門第的人,滿腹經綸,用了不到十年的時間,從正九品的海州學正升至正三品的通政使,其能力可見一斑。

然而,為何這樣一個政壇清流最終卻晚節不保,甚至還要承受刑罰呢?

首先,回顧曾秉正步入仕途的背景。在明太祖登基稱帝后,需要解決恢復國家行政機器的問題,恢復中央對地方的管理。於是,朱元璋下令讓當時的地方官員按照傳統的察舉制推薦有才華的能人。曾秉正出生在江西南昌,有著一定的家庭背景,同時也受到了傳統儒家文化的薰陶。他在南昌境內聲名鵲起,朱元璋召他為海州學正擔任學正一職。然而,朝中大員的年俸被大幅縮減,海州學正的日子過得極為清貧。

但是,曾秉正並沒有因此而貪圖私利,反而清正廉明,一絲不苟地履行職責。他有著真才實學,為了表達自己的才華,曾秉正在一次朱元璋的命題中寫了一篇政論文章。這篇文章不僅讚美明太祖一統天下,還提出了建設性的意見。朱元璋看後大為滿意,直接讓曾秉正來京師應天府擔任思文監丞。曾秉正的建議和觀點總是鞭辟入裡,讓朱元璋眼前一亮。洪武九年,曾秉正來到京師後,他的仕途一路綠燈。

然而,曾秉正的優秀和不合群,卻引起了其他官員的嫉妒和排斥。在朝堂上,曾秉正不懂人情世故,也不願為自己留下後路。於是,他們想方設法找到了曾秉正的把柄,並向朱元璋詆譭他的清廉之道。朱元璋被煽動之後,開始對曾秉正產生懷疑。在通政使施行者小小文章中,他們也斷章取義,旁敲側擊,詭計得逞。朱元璋漸漸對曾秉正心生芥蒂,對他的寬容也變得有限。

最終,朱元璋下令罷黜曾秉正的官職,讓他回老家過安穩日子。然而,曾秉正卻面臨著困境,他沒有任何積蓄可以回家。朱元璋規定的官員俸祿雖然豐厚,卻只能用大明寶鈔,而大明寶鈔並不被市場認可,貶值嚴重。曾秉正沒有他人的援助,也無法變現俸祿,只能賣掉自己的女兒以湊足回家的盤纏。這一消息傳到朱元璋耳中後,激起了他的憤怒,他認為曾秉正的行為無法容忍。於是,朱元璋下令逮捕並處以宮刑。

曾秉正的下場可謂悽慘,絲毫沒有預兆。他的命運或許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是自作自受,但也反映了官場鬥爭的殘酷和朱元璋的權謀心態。明太祖朱元璋如虎添翼,暴虐殘忍,而曾秉正與他的牢騷並沒有得到同情,最後被殘酷的現實所擊敗。這個故事也是對權勢的警示,官場乃是非之地,人情世故或許能保身,但清廉正直卻未必能保住性命。

影視

兩本已完結歷史架空小說,春秋戰國公子無雙,先秦之時小吏崛起

2023-10-3 18:41:13

影視

深扒TVB山頭文化:東邪曾勵珍西毒樂易玲,南帝樑家樹北丐餘詠珊

2023-10-3 18:41:37

搜索